宿云卧轩

世间何喜复何悲,风雨萧萧过短篱。
小睡正酣童子问,公今是梦是醒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云卧轩》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诗人通过“世间何喜复何悲”这一开篇,提出了人生哲理的问题,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百态的感慨。紧接着的“风雨萧萧过短篱”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风雨交加的情景,与人生境遇相互映照,增添了诗中的意境。而“小睡正酣童子问,公今是梦是醒时”这一句,则是将诗人自身的感受投射到读者身上,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一种哲思与共鸣。

从艺术手法来看,《宿云卧轩》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朴素无华的表现手法。这种风格不仅符合陈献章本人的文人身份,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平易近人,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此外,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如“借宿山斋酒半醺”中的“酒半醺”暗喻诗人心境的飘渺不定,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深度。

陈献章在创作此诗时,可能受到了他个人哲学思想和生活经历的影响。作为一个生活在明代的文人,陈献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人生、社会以及宇宙秩序的深刻思考。同时,他的诗歌也体现了其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独立的文学倾向。因此,《宿云卧轩》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的作品,也是陈献章个人精神世界的反映。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了解和欣赏《宿云卧轩》这样的作品,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从中领悟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怀。陈献章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性和优美的文学性,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审美情趣。

《宿云卧轩》作为陈献章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也表现了他高超的诗歌技巧。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