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重送陆山人

日暮滕王阁,归途此地分。
江空帆度影,海阔雁离群。
故里同明月,遐方多白云。
一官匏系此,声迹未曾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重送陆山人》是明朝郭谏臣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日暮时分滕王阁的景色和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仅五十七岁。郭谏臣的文学成就在诗坛享有盛誉,其作品以婉约闲雅的风格著称。《郭鲲溟集》四卷,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舟中重送陆山人》的原文如下:

日暮滕王阁,归途此地分。
江空帆度影,海阔雁离群。
故里同明月,遐方多白云。
一官匏系此,声迹未曾闻。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夕阳西下,滕王阁的影子显得格外孤独,我站在江边,看着江上的船影渐渐远去。海上的大雁也离开了群飞,它们向南飞翔,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故乡与我现在一样,都被明亮的月光照亮,而我却在远方的官场上默默无闻,无法再为家乡做任何事情。

《舟中重送陆山人》是郭谏臣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还展现了他对家乡、对仕途的复杂情感。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传颂不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