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江上写怀

俯仰乾坤里,悠然著此身。
清时去廊庙,终岁客风尘。
腰下黄金贵,簪中白发新。
年光如过隙,今日又逢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春日江上写怀》是诗人郭谏臣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

  1. 作者简介:据资料显示,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苏州府长洲人。他的生平颇具传奇色彩,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进士,授职袁州司李。然而在严世蕃的贪得无厌面前,他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多次陈谏,直言不讳。之后,他被升任江西布政司参政,并后起为郧阳巡抚。然而,他在未上奏朝廷前便去世了。

  2. 诗歌原文:《立春日江上写怀》全文如下:

俯仰乾坤里,悠然著此身。
清时去廊庙,终岁客风尘。
腰下黄金贵,簪中白发新。
年光如过隙,今日又逢春。

  1.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立春之日的所见所感。首联“俯仰乾坤里, 悠然著此身”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感慨以及自我身份的超脱;颔联“清时去廊庙,终岁客风尘”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厌倦;颈联“腰下黄金贵,簪中白发新”揭示了诗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反差;尾联“年光如过隙, 今日又逢春”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哀叹和对春天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明代文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 诗歌的艺术价值:作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之一,郭谏臣的这首《立春日江上写怀》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状态,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诗中的“黄金贵”、“白发新”等意象,既反映了明代官场的奢华与腐败,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不满和批判。此外,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如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使得作品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立春日江上写怀》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明代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