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挽处士张仲琛

曲江文献裔,东邑种庵孙。
芳誉今犹昔,佳城俨独存。
白杨沾雨露,宿草自朝昏。
太史书潜德,雄词贲墓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追挽处士张仲琛》是明代诗人陈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琏,字子振,号曲江文献裔,东邑种庵孙。
  • 陈琏生活在明朝中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诗歌原文
    曲江文献裔,东邑种庵孙。
    芳誉今犹昔,佳城俨独存。
    白杨沾雨露,宿草自朝昏。

  2. 诗歌解析

  • 曲江文献裔:指陈琏出生于曲江(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当地著名的文学世家。
  • 东邑种庵孙:表明他出生地为东邑,且家中设有种庵作为书房,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环境和学术氛围。
  • 芳誉今犹昔,佳城俨独存:表达了对张仲琛生前声誉的怀念,以及对其墓地依然存在的感慨。
  • 白杨沾雨露,宿草自朝昏:以白杨和宿草比喻张仲琛虽已逝世,但其精神和影响却长存于世。
  1. 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 此诗作创作于明末清初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名流的追忆与敬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追挽处士张仲琛》不仅作为一首悼念之作,更是明代诗歌创作的典范代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历史意义,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