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文献裔,东邑种庵孙。
芳誉今犹昔,佳城俨独存。
白杨沾雨露,宿草自朝昏。
太史书潜德,雄词贲墓门。
【注释】
1.曲江:指唐代的曲江(在今西安市南),唐玄宗曾在这里举行宴会,诗人以此代指长安。
2.文献:这里指《文选》。
3.东邑:指作者所居之地,东郡濮阳县(今河南濮阳)。
4.种庵:指张仲琛的住所。
5.芳誉:美好的声誉。
6.今犹昔:仍然与过去一样。
7.佳城:好的地方,这里借指墓地。
8.宿草:墓前的野草。
9.太史:指张仲琛的后人。潜德:埋没未显的美德,这里指张仲琛的遗德。
10雄词:豪壮的言辞。贲墓门:写在墓门上。贲通“贲”,盛也。
【赏析】
这首悼念友人的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追挽张仲琛之事,后四句是对其品德的赞颂和对其坟墓的描写。
开头两句说:“曲江文献裔,东邑种庵孙。”曲江是唐代京城长安附近的一条河流名;文献,泛指文化典籍。东邑,泛指东都洛阳一带。种庵,即张仲琛的居处。诗人以《文选》自比,表明自己也是文学家,而且与张仲琛有同样的祖籍。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和张仲琛同属曲江之族,我们都是洛阳人,只是他比我更有资格做“文献”而已。这样一来,就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一句:“芳誉今犹昔,佳城俨独存。”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张仲琛的名声至今如旧;他的坟墓还安然无恙,独自存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晋书·陆机传》:“机每贫窘,绝粮日久,乃命驾至长安市,取其卖裤钱十余端以给饥乏。时人为之谚曰:‘陆平原何处期?相对买酒归。”“平原”,指陆机字士衡。二是《晋书·王戎传》:“戎常语子弟曰:‘我大牛多,生小牛少,生小牛者当有所赏。’”这是说,我死后子孙们一定会好好地祭祀我的。这里用这两个典故的意思,是说张仲琛死后还有子孙为他祭祀。这里用典十分贴切,既表达了他对张仲琛的怀念之情,又委婉地表示了对张仲琛的尊敬之意。
接下来四句,是对他人品的赞颂。“白杨沾雨露,宿草自朝昏”,这两句是说,他像一棵白杨树,经受着风雨的洗礼;他的坟头,有长满了野草,昼夜不歇。“白杨”句,用的是屈原《九歌·天问》里的一句:“余不忍为此态也,愿托清神兮而无所迫。”这句意思是说,我不忍心让他就这样死去,希望上天能给他一个清静的死法,使他的灵魂能够升天而去。“宿草”句,用的是陶渊明《饮酒》诗里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意思是说,我常常在他的坟头上采摘菊花,看到那青翠的山色,心中总是充满了悠然自得的心情。这两句是对他在世时品学的概括性的评价。
最后两句是对他坟墓的描写。“太史书潜德,雄词贲墓门。”这里的“潜德”和“贲墓门”分别引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子产过宋之武库,看见一幅画上有一只虎蹲伏在庙堂之上,于是说:“非所以为冬省也,寡人是使。昭公不当入。”于是把画撤下,换上了一只猫蹲伏在庙堂之上。这里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他死后,后人没有忘记他,把他的画像挂在了墙上,并且还在上面题上了诗句,使后人永远记住了他的功德。“雄词贲墓门”中的“贲”,“盛也。”意思是说,这些豪迈的诗句,使得他的坟墓更加壮丽了。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