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陪祭

此日逢冬至,凌晨谒孝陵。
钟山腾瑞霭,辇路列纱灯。
宝殿香烟盛,璇霄夜气澄。
仰怀先帝德,歌颂愧无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孝陵陪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陈琏的作品,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至日清晨谒孝陵的情景

陈琏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祭祀制度的记录,更是对先帝德泽的怀念与自我反思的表达。通过对冬日晨光中孝陵的描述,诗人展示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诗中的“钟山腾瑞霭,辇路列纱灯。宝殿香烟盛,璇霄夜气澄”等句子生动地刻画了冬至时节的孝陵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庄重的氛围之中。

这首诗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学风。陈琏不仅博通经史,还是一位以文学著称于时的学者,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文学修养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文化自信和学术追求在当时是非常宝贵的品质,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传统价值的坚守和推崇。

《孝陵陪祭》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它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简洁而富有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隐喻先帝的德行和历史的厚重。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加深了作品的主题内涵。

《孝陵陪祭》是明代陈琏的一首经典诗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反映了古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历史记忆的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道德观念和历史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