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登枫子岭,日色正曈昽。
路近将临巩,山高远接嵩。
鸟飞青嶂外,人语白云中。
回首蓬莱近,丹心恋九重。
过枫子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枫子岭》是明代诗人陈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晨光初照之时,攀登至枫子岭的景象。诗中通过对日出时分的景致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从内容上看,《过枫子岭》通过描写清晨的景色,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诗人选择了清晨这个时间段,因为此时的天空通常较为清澈,阳光明媚,能更好地展现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诗中的“晓登枫子岭”四字,不仅点明了时间,也预示了下文对美景的描写。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四周,山高水长,鸟语花香,这些生动的自然元素都被诗人捕捉并融入诗歌之中。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过枫子岭》采用了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动感。诗人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向往。例如,“日色正曈昽”形容太阳初升时的明亮光芒,“路近将临巩,山高远接嵩”则描绘了山路的蜿蜒和山峰的雄伟,这些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
从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看,《过枫子岭》不仅仅是一首诗,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陈琏作为明初的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社会责任感的表达。
《过枫子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诗篇,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让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底蕴。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首古诗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能激发人们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