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庾岭遇雨

儿时闻说大庾岭,今日驱车带雨过。
白石政如鲇背滑,青山又似犬牙多。
崎岖难着寻梅屐,断续唯闻伐木歌。
张相祠前闲小憩,一声猿啸出烟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庾岭遇雨》是诗人陈琏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琏(1370-1454),字廷器,号琴轩,广东东莞人。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宣德间任国子祭酒,正统初仕至南京礼部侍郎,家有万卷藏书,著有《琴轩集》、《归田稿》等作品。
  1. 诗作原文:儿时闻说大庾岭,今日驱车带雨过。白石政如鲇背滑,青山又似犬牙多。崎岖难着寻梅屐,断续唯闻伐木歌。张相祠前闲小憩,一声猿啸出烟萝。

  2. 诗歌鉴赏

  •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描写大庾岭的地理特点,如白石和青山,以及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如崎岖难行和伐木歌声,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大庾岭遭遇雨景时的心境和感受。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儿时闻说大庾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而“今日驱车带雨过”则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 意象运用:诗中的“白石”、“青山”等自然景观与“鲇背滑”、“犬牙多”等形容词相结合,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动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庾岭的峻美与诗人的坎坷旅程。
  • 哲理思考:通过对大庾岭的描写,诗人可能还隐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即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持和勇气。

陈琏的《过庾岭遇雨》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与哲理的抒发。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庾岭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这首诗不仅让读者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