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潼关喜雨

途长连日苦炎蒸,一雨东来喜不胜。
添作河流黄万顷,洗开华岳翠千层。
檐垂银竹光如玉,簟展桃笙冷似冰。
一榻萧然清不寐,仆夫韝马候晨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到潼关喜雨》是明朝诗人陈琏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笔触,捕捉了作者在旅途中突然遇到雨水的喜悦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琏,明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下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
    途长连日苦炎蒸,一雨东来喜不胜。
    添作河流黄万顷,洗开华岳翠千层。
    檐垂银竹光如玉,簟展桃笙冷似冰。
    一榻萧然清不寐,仆夫韝马候晨兴。

  2. 诗意解析

  • 途长连日苦炎蒸:描述了旅途的艰辛,长时间的高温和酷暑使人感到疲惫不堪。
  • 一雨东来喜不胜:表达了看到久违的雨后,内心的喜悦与兴奋无法用言语表达。
  • 添作河流黄万顷,洗开华岳翠千层:雨后的河流变得清澈,周围的山峦也恢复了生机,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
  • 檐垂银竹光如玉,簟展桃笙冷似冰:通过描写雨后的场景,展示了自然之美,以及雨带来的清凉感受。
  • 一榻萧然清不寐,仆夫韝马候晨兴:虽然环境清新宁静,但为了赶早路,仆人和马匹都在等待出发。这里的“萧然”形容环境的清静,而“韝马”则是指牵马的人。

《到潼关喜雨》不仅展示了陈琏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