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阙里奎文阁

杰阁巍巍百尺高,也知兴建自金朝。
牙签插架书仍在,芸草满厨香不消。
圣学万年昭日月,奎光终夜烛云霄。
凭阑自觉襟怀壮,邹鲁山川入望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阙里奎文阁》是明代诗人陈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建筑与文化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杰阁巍巍百尺高,也知兴建自金朝。
    牙签插架书仍在,芸草满厨香不消。
    圣学万年昭日月,奎光终夜烛云霄。
    凭阑自觉襟怀壮,邹鲁山川入望遥。

  2. 作者简介

  • 陈琏(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号南溪,明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作品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被后人誉为“明代诗坛的瑰宝”。
  1. 诗歌解析
  • 杰阁巍巍百尺高:形容奎文阁建筑雄伟,直指其百尺之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牙签插架书仍在:“牙签”指的是书架上的插板,“插架”则表示书籍整齐地摆放在架上。这句表达了虽然岁月流转,但书籍依然存在,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 芸草满厨香不消:用“芸草”代指书房,暗示书房中弥漫着浓郁的书香,即使时间流逝,书香依旧。
  • 圣学万年昭日月:暗喻圣人之道如同日月一般永恒不变,照耀着世间。
  • 奎光终夜烛云霄:比喻奎文阁的灯光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夜空。
  • 凭阑自觉襟怀壮:通过“凭阑”这一动作,诗人表达了站在高处远眺时心胸开阔、志向远大的感觉。
  • 邹鲁山川入望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于国家未来的深深期待。
  1. 文化背景与艺术特色
  • 历史背景:奎文阁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艺术特色:陈琏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登阙里奎文阁》不仅是一首反映古代建筑风貌的诗歌,更是诗人对于知识与文化传承、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理念的一种深刻思考和表达。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