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斋居书怀

宾鸿南度嫩凉初,退食幽斋兴有馀。
挟册懒看平子赋,挥毫爱写右军书。
西风丹桂花将绽,夜雨梧桐叶渐疏。
独有匡时心最切,几回清梦绕宸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秋斋居书怀》是明代诗人陈琏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生平
  • 陈琏,字廷器,号琴轩,广东东莞人,明初著名文学家和藏书家。他不仅擅长文学创作,还在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著有《琴轩集》、《归田稿》等作品,体现了其博学多才的特质。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
    宾鸿南度嫩凉初,退食幽斋兴有馀。
    挟册懒看平子赋,挥毫爱写右军书。
    西风丹桂花将绽,夜雨梧桐叶渐疏。
    独有匡时心最切,几回清梦绕宸居。
  •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季的宁静时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的心境和所处的环境。首句“宾鸿南度嫩凉初”,以飞鸟南迁为背景,传达了一种秋天到来的气息;次句“退食幽斋兴有馀”,则表达了诗人在斋居中闲适自得的心情。后四句则具体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如“挟册懒看平子赋”,表现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挥毫爱写右军书”,则是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最后两句“独有匡时心最切,几回清梦绕宸居”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抱负和梦想,以及他在梦中多次回到朝廷的愿望。
  1. 诗中意象
  • “西风丹桂”与“夜雨梧桐”是本诗中的两种典型自然景象,它们不仅是秋天的象征,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
  • “丹桂”象征着高洁与坚强,而“梧桐”则常常被用来比喻悲愁与离乱,这两种植物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1. 文学价值
  • 《早秋斋居书怀》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 该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陈琏的《早秋斋居书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作,也是明代文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