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林潜颖

往岁龙山曲,寻君穿菊丛。
今朝渔浦上,忆别对江枫。
四海怀知己,千秋怯伏戎。
一从裘马敝,栖息几人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林潜颖》是一首明末清初的五言律诗,作者是陈子升。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反映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下面将对其内容、背景及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1. 作者简介:陈子升(1608年—1680年),字乔生,号横波,江苏无锡人,明朝文学家、史学家,尤善骈文和古体诗。他的生平经历了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身处乱世却依旧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和才华。

  2. 诗歌原文
    往岁龙山曲,寻君穿菊丛。
    今朝渔浦上,忆别对江枫。
    四海怀知己,千秋怯伏戎。
    一从裘马敝,栖息几人同。

  3. 诗歌内容:这首诗以“怀知己”为主题,通过对往昔与友人相聚的场景的回忆,抒发了对远方朋友深厚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以及因时代变迁导致的友情难以维系的现实困境。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境遇,诗人展现了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4.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陈子升在这首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直接而又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意。
  • 韵律和谐:五言律诗的格式使得诗歌在结构上更加严谨,韵脚的运用也使得诗歌在朗读时更加悦耳动听。

陈子升的《寄林潜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简练的文字,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代变迁带来的人际关系变化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