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毕牧生萧湘隐游万松庵

城喧时得避,松为响飕飕。
复与行吟接,因令旅思留。
维新香火故,结夏石堂秋。
看展华严礼,殊无一字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毕牧生萧湘隐游万松庵》是明代诗人王慎中在万松庵与好友毕牧、萧湘一起隐居时所作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三人隐居万松庵的情趣,表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思想。

首联“三君隐万松,幽居自相得。”表达了三人对万松庵的喜爱之情。他们选择在万松庵隐居,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优美,能够让人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生活。同时,他们也认为这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更符合自己的追求。

颔联“高谈每挥麈,清夜不扃户。”则描述了他们在万松庵中的日常生活。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学问或人生问题,挥麈指的就是他们手持的麈尾。而夜晚时分,他们也常常不关门窗,畅谈至深夜。这反映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友谊。

颈联“竹篱茅舍间,水木自成邻。”进一步描绘了万松庵周围的环境。竹子和茅草搭建的篱笆,再加上水边的树木,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这些景色不仅美化了万松庵的环境,也给三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

尾联“何须问出处,但乐此山林。”则是他们对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态度的总结。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就没有必要在乎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或者有什么背景。他们只享受山林间的宁静和美好,过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同毕牧生萧湘隐游万松庵》这首诗通过描绘三人在万松庵中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