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里怀人楚泽赊,汉阳秋色净君家。
荒田偶种狙公芧,丈室时飞天女花。
门对远峰先落雁,枕欹鸣叶过栖鸦。
闻风不得便相访,千里月明江上沙。
寄怀江夏隐士艾木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江夏隐士艾木田》是明代诗人薛始亨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
作者介绍:薛始亨,字刚生,广东顺德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他因避战乱隐居山林,自称为二樵山人,并在乱世中保持文才不衰。
诗歌原文:横槊吟边积战尘,息机空羡汉阴人。祇园腊度恒沙劫,茅屋秋归四壁贫。冷月庭中垂橘柚,闲花门外落荆榛。只今马队多名士,谁拟从君颍水滨。
诗歌解析:
- 战争氛围的渲染:“横槊吟边积战尘”描绘了诗人在边疆战场的经历及战后的荒凉景象,通过“横槊”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对战争的反思。
- 隐逸情怀的表达:“息机空羡汉阴人”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汉阴人”这一典故,暗示了诗人对于古代隐者如许由、陶潜等的敬仰之情。
- 生活贫苦的描写:“祇园腊度恒沙劫,茅屋秋归四壁贫”描绘了诗人所居之处环境贫瘠、物资匮乏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凉。
- 自然景色的描绘:“冷月庭中垂橘柚,闲花门外落荆榛”通过对庭中橘子、门外野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 文人交往的渴望:“只今马队多名士,谁拟从君颍水滨”反映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未来理想世界的憧憬。
- 写作背景:
- 《寄怀江夏隐士艾木田》创作于明朝末年,具体年份不详。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诗人个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和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
-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的体现:《寄怀江夏隐士艾木田》作为一首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文人心态的诗歌,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明末清初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重要资料。
- 艺术价值的展现:该诗在语言运用和意境营造上都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其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上述内容外,在深入理解《寄怀江夏隐士艾木田》的同时,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时代背景: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明朝末年的战乱和社会环境,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创作动机。
- 探索艺术手法:研究这首诗在用词造句、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上的独特之处,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力。
- 思考人生哲学: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思考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 学习古典诗词: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对于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寄怀江夏隐士艾木田》是明代薛始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珍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启发人们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