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馆秋夕

每日无憀此客居,吟过晚市息喧呼。
湿烟满灶随僮懒,高月黏墙怕影孤。
秋色当空看去淡,道心于物损来无。
曲肱便作家林梦,羞向城西伴夜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馆秋夕》是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客馆秋夕》的相关背景、主题和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客馆秋夕》的作者是陈子升,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精通琴艺的艺术家。他在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但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的他留下了《中洲草堂遗集》这样的作品集。

  2. 诗歌内容及主题:此诗题为《客馆秋夕》,描绘了诗人在客馆中的孤独与秋夜的凄凉。诗中,“湿烟”和“高月黏墙”等词语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无聊与孤独感。通过对“秋色”和“道心”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秋夜里的孤寂和内心的寂寞。

  3.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客馆秋夕》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心境,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某种文化氛围。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末清初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切感受。

《客馆秋夕》不仅是明代后期文人陈子升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