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离患上人

市边为客忽经时,愁极偏能自放眉。
催换夏衣弹吉贝,待炊朝饭数蹲鸱。
人情冷暖逢方觉,物价低昂听不知。
欲访西郊旧禅侣,共看圆月浸秋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贻离患上人》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生平:陈子升,字乔生,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琴师。
  • 政治经历:陈子升曾任职于兵科右给事中,在南明永历时期任此职。然而,明朝覆灭后,陈子升逃亡至山林之间,继续他的诗歌创作和琴艺修炼。
  1. 诗歌原文
    市边为客忽经时,愁极偏能自放眉。
    催换夏衣弹吉贝,待炊朝饭数蹲鸱。
    人情冷暖逢方觉,物价低昂听不知。
    欲访西郊旧禅侣,共看圆月浸秋池。

  2. 主题思想

  • 个人情感:这首诗反映了陈子升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沉思,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 社会观察: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小片段,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冷暖。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世界。例如,“人情冷暖逢方觉”一句,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
  • 语言风格:陈子升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如“催换夏衣弹吉贝”,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晚期的社会现实,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早期的文学作品,它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

《贻离患上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清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