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将寸管,何以问重华。 江岸斑斑竹,千竿似着花。 野云笼杂树,苔石点晴沙。 读罢灵均赋,含毫日又斜。
“湘管”是毛笔的一种称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湘管”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书写工具,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了解和欣赏“湘管”,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厚的历史背景。
湘管 湘竹之管,不知将寸管,何以问重华。 江岸斑斑竹,千竿似着花。 野云笼杂树,苔石点晴沙。 读罢灵均赋,含毫日又斜。 注释: 1. 湘管:即湘竹之管,一种竹子制成的管乐器,常用于古代音乐演奏。 2. 不知将寸管,何以问重华:意思是不知道用一寸长的管子来问谁(指舜),如何去询问重华。这里的重华可能是指舜帝,因为舜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明帝王。 3. 江岸斑斑竹:江岸上的竹子
湘竹生在湘水边,当年之事令人伤心。 竹子的根须生长在帝子旁边,那残留的泪痕也成了文字。 用这些竹子制作成千竿笔,随着它们一起带回五岳。 书写完成后却再也写不出什么,因为天地与陶唐时期不同了。 注释: 湘:指湖南一带。 湘水:即湘江。 事可伤:可以让人伤心。 结根:生根,生长。 逢君:遇到君主。 馀泪:留下的泪水。 文章:文采。 采作:采集制作。 五岳:指华山、泰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