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曹溪参六祖

虞帝南游时,此地几陵谷。
黄梅证道归,此事非变局。
即今南华源,已接西天竺。
顿门从此开,信衣不必续。
在俗已成僧,宁择菜与肉。
风幡未足疑,在猎心无逐。
何须转法华,自性无不足。
我来礼金身,恍惚旧眷属。
四十未有期,已失初面目。
剑树狎如家,爱河湛且浴。
非尽还是非,愈解愈桎梏。
骑驴更觅驴,失鹿还梦鹿。
无边是苦海,有底非黑狱。
我性自贪顽,他尘岂淫酷。
以兹烦恼因,电光空仆仆。
如控恶毒龙,岂但难把捉。
愿师大慈悲,更与同人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曹溪参六祖”是一部唐代的佛教禅宗经典,由唐朝高僧怀让所著。这部书详细记录了他在广东韶关市南华寺(即今之武广高铁站附近)参拜六祖慧能大师的过程和感悟。通过这段旅程,他深入理解佛法的核心理念,并与多位禅师交流思想。

该作品不仅展现了唐代的佛教文化和社会风貌,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生死以及修行境界的理解。通过对曹溪古道的游历,怀让得以亲身体验六祖的教诲,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禅宗的精神实质——即“顿悟”的概念和“无念为僧”的精神。

总的来说,“游曹溪参六祖”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它不仅记录了唐代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禅宗思想的重要窗口。这部作品对于研究唐代的宗教、哲学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endoftex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