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岳州望洞庭

湖水何太狭,君山望不浮。
川陵有变态,客子自清游。
新树低临渚,澄云晚泊舟。
笛声今夜月,谁醉岳阳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岳州望洞庭》是明代诗人郭棐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秋夜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郭棐(1502—1567)字笃周,明代广东南海人,幼时师从湛若水学习心性之旨,后以进士及第,历任礼部主事、光禄寺正卿等职。他的作品多样,包括《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和《四川通志》等。

  2. 诗歌原文:湖水何太狭,君山望不浮。川陵有变态,客子自清游。新树低临渚,澄云晚泊舟。笛声今夜月,谁醉岳阳楼。

  3. 主题内容:郭棐在《泊岳州望洞庭》中描绘了洞庭湖秋天的宁静与美丽,通过对湖水、山川、树木和云彩等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他内心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赞叹。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上。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致描绘,不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湖光山色之中,也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中的“新树”与“晚泊舟”以及“笛声”与“月光”,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郭棐的《泊岳州望洞庭》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赞叹的诗篇,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精髓,也能进一步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