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谏议大夫王褒墓

古路繁花映翠岑,藓封霜色助萧森。
孤坟寂历青山曲,一径苍茫紫气深。
金马碧鸡何处所,蜉蝣蟋蟀自秋阴。
临风慷慨弹双剑,忆尔当年作颂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汉谏议大夫王褒墓》是明代诗人郭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下面将详细介绍《汉谏议大夫王褒墓》的详细信息:

  1. 作者介绍
  • 郭棐,明广东南海人,字笃周。幼从湛若水学,与闻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传封七夫人御札将出,郭棐谏诤,事乃罢。后终官光禄寺正卿。有《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作品。
  1. 诗歌原文
    古路繁花映翠岑,藓封霜色助萧森。孤坟寂历青山曲,一径苍茫紫气深。金马碧鸡何处所,蜉蝣蟋蟀自秋阴。临风慷慨弹双剑,忆尔当年作颂心。

  2.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汉谏议大夫王褒墓》是明代七言律诗的代表之一,以其严谨的结构、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受到赞誉。
  • 主题思想: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王褒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王褒在历史上作用的高度评价。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王褒作为一位贤臣的形象。
  1. 创作背景
  • 王褒,汉代的文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因直言进谏而被宣帝赏识。他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郭棐通过此诗向人们展示了王褒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
  • 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是在明代时期,因为此时中国文学发展已较为成熟,且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

《汉谏议大夫王褒墓》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忆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人物王褒的故事,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