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自珠江过石门二首

十年重觏珠江寺,碧玉楼头接太虚。
为问楼居诸学士,龙头高会近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自珠江过石门》并非由郭棐创作,而是杨巍的作品。郭棐的诗作是《秋日饮一斋叔北村二首·其二》,而非题目中的《秋日自珠江过石门》。这两首作品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秋天氛围的感受

郭棐的《秋日饮一斋叔北村二首·其二》描绘了秋天江边的景色,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感受到的自然之美。诗中写道: “望入秋江意尽宽,江头风景足盘桓。偶因送客牵诗兴,一路吟秋过石门。”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秋季江边漫步时的心境,秋江的宽阔让他感到心旷神怡,沿途的风景也令他陶醉。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杨巍的《秋日自珠江过石门二首·其二》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象的独特感受。诗中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 “从来发兴自林泉,此日开尊地更偏。三洞烟云秋水底,九河雷雨夕阳边。”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其中“三洞烟云秋水底,九河雷雨夕阳边”一句,更是将秋天的景致描绘得栩栩如生。

郭棐和杨巍的两首诗都表现了他们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郭裴的《秋日饮一斋叔北村二首·其二》通过对秋江景色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而杨巍的《秋日自珠江过石门二首·其二》则是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深厚情感。这两首诗都是明代诗歌的佳作,值得深入阅读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