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别驾介石招饮郡斋

从来佐郡称多暇,一遇诗人事事清。
竹里幽斋谁得到,花边新雨客能行。
频开美酝传金碗,坐听娇歌倚玉笙。
昨日西湖同泛棹,月明今夜在江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俞别驾介石招饮郡斋》是梁佩兰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还展现了他与朋友间高雅的交往方式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梁佩兰(1629-1705),清代诗人,字芝五,号药亭,南海(今广东广州)人。自幼好学,通经史百家,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举第,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他的一生虽然未及大用,却有诸多著述流传于世。
  1. 诗歌原文
    湖亭五马昨相邀,仙吏官斋复见招。
    匝坐竹光流翠釜,障帘花影泻红潮。
    将然画烛联长句,且听清歌间短箫。
    公宴一时推大雅,美人何以报琼瑶。

  2. 诗意解析

  • 湖亭相邀:描述了湖边的亭子中,五位官员昨天相互邀请的情景,显示了当时社会的官场交流与互动。
  • 仙吏官斋:形容官府的官邸如同仙人居住的仙府,再次强调了官邸的豪华与不凡。
  • 环绕的竹林:竹影在灯光下流动,形成一幅静谧优美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和细腻描绘。
  • 花影如潮水涌动:以花影比喻水流,形象地表现了光线与影子的交融效果,增添了诗的动感。
  • 长句对联:提到宴会上人们联诗对句,展示了文人之间的文才较量和雅集氛围。
  • 清歌与短箫:音乐演奏的旋律,反映出宴会上的雅致与和谐。
  • 赞美友人的高洁: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身的志向与情感。

《俞别驾介石招饮郡斋》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赞美自然的作品,更是一种对古代文人生活方式的艺术再现。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诗人的文学才华,更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