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佐郡称多暇,一遇诗人事事清。
竹里幽斋谁得到,花边新雨客能行。
频开美酝传金碗,坐听娇歌倚玉笙。
昨日西湖同泛棹,月明今夜在江城。
这首诗描述了俞别驾邀请我到郡斋饮酒。首联写平时佐郡之暇,一遇诗人则事事清闲。颔联写竹里幽斋谁得到,花边新雨客能行。颈联写美酝传金碗,娇歌倚玉笙。尾联写昨日西湖同泛棹,月明今夜在江城。全诗表达了与诗人共饮的愉悦之情。
译文:
自从担任郡守以来一直很空闲,一旦遇到诗人便一切都变得清新愉快。竹里的幽静书房谁能找到,花儿旁边的新雨让客人能行走。频频打开美酒倒入金碗中,坐听娇美的歌声倚着玉笙。昨天我们一同泛舟西湖,明月照亮了江城今晚。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自己任郡时的闲暇时间。第二句则转折而来,指出这种闲暇只有在遇到真正的诗人时才会变得轻松愉快。这里的“佐郡”指的是辅佐郡守,而“诗人”则指代那些擅长作诗的人。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希望在忙碌的政务之余能找到一份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竹里幽斋谁得到”,意指在竹林深处有一个无人能够找到的幽静书房。“花边新雨客能行”,则是说在花瓣飘落的新雨中,客人可以轻松地行走。这些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饮酒的场景。“频开美酝传金碗”,意味着频繁地打开精美的美酒倒入金色的碗中供人享用。这里不仅展现了主人的好客之心,也反映出宴会上的热闹和欢乐。而“娇歌倚玉笙”则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歌声和倚靠在玉制的笙上的情景,让人联想到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最后两句则回到了西湖的场景,但这次是在夜晚,而且是在月光下。“昨日西湖同泛棹”,表明昨天他们曾在西湖泛舟游玩。“今宵月明在江城”,则是说今天晚上月光依旧明亮,而在江城中共同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这两句不仅延续了前面的欢乐氛围,也传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友情和回忆。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场景,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喧嚣、享受生活之美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