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今辞粤海春,南来旌节古谁伦。
陆生岂是求金使,汲黯甘为发粟臣。
义足荣身从况瘁,力能益国任家贫。
吾侪一笑堪相别,无数江边洒泪人。
诗句释义:
- 舟楫今辞粤海春,南来旌节古谁伦
- “舟楫”指的是船只。“今辞粤海春”表示告别春天的广州。“南来旌节”意味着回归南方。“古谁伦”可能是指历史上的英雄或模范人物,但此处具体含义不明确,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一步解读。
- 陆生岂是求金使,汲黯甘为发粟臣
- “陆生”可能指的是在陆地上生活的人,或者泛指普通民众。“岂是求金使”表达的是某种质疑或否定的态度,可能是对某些人追求金钱或权力的讽刺。而“汲黯甘为发粟臣”则表明汲黯宁愿做一个贡献粮食给国家的官员也不愿意去追求金银财宝。
- 义足荣身从况瘁,力能益国任家贫
- “义足”表示认为某种行为或行为方式是值得的,足以体现正义或荣誉。“荣身”意指通过某种行为使自己显得光荣或尊贵。“力能益国任家贫”可能是指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人的贫困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与国家责任的平衡和理解。
- 吾侪一笑堪相别,无数江边洒泪人
- “吾侪”指的是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人。“一笑”表达了离别时的轻松和愉悦的心情。“洒泪人”则暗示了很多人因为即将分别而感到悲伤。这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离别的情感体验。
译文:
- 船儿今天将离开广东的海域,回到南方的故乡,古代谁又能与此相比呢?
- 难道陆生不是那些寻求金钱的人吗,汲黯甘愿成为发粮赈济百姓的官员。
- 我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它能够荣耀自己的人格;更何况是那些身体疲惫却仍坚持奉献的人们,他们的力量能够帮助国家,但却牺牲了自己的利益。
- 我们彼此相视一笑准备道别,无数的人在江边哭泣着离别。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归乡和离别的感情以及对朋友的怀念之情。通过对比古今贤者的行为,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物质财富而是精神层面的成就。同时,诗人也展示了一种对国家和人民责任感的深刻理解,即使在个人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做出对国家有益的贡献。此外,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轻松、乐观的态度,即便是面对离别,也能以笑容对待,体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