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三十里,樵子识君家。
一路杉松雨,开门桃李花。
乍逢如宿昔,未老亦烟霞。
叹息青灯夜,春衣冷欲加。
宿罗克生
衡山三十里,樵子识君家。
一路杉松雨,开门桃李花。
乍逢如宿昔,未老亦烟霞。
叹息青灯夜,春衣冷欲加。
注释:
- 衡山:即南岳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
- 三十里:形容距离远。
- 樵子:指砍柴的农民或樵夫。
- 识:知道、明白。
- 一路:指从某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或旅程。
- 杉松雨:形容雨落在杉树和松树上的情景。
- 开门桃李花:形容春天来临时,桃花和李花开放的景象。
- 乍逢:突然相逢。
- 宿昔:过去的日子,这里指过去的岁月。
- 烟霞:云雾缭绕的天空或景色。
- 叹息:表示遗憾、不满或感叹的情感。
- 青灯夜:点着青色蜡烛的夜晚,常用来形容孤独或清贫的生活状态。
- 春衣:春天的衣服。
- 冷欲加:形容感到寒冷,仿佛要增加衣服的程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与友人重逢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南岳衡山的美丽景色和与友人相遇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衡山三十里,樵子识君家”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相隔遥远的距离,以及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惜。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述了沿途的风景和与朋友相遇的喜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叹。整体上,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以朋友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