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闻归棹越黄河,又向维扬渡口过。
三月烟花虽寂寞,六朝秋草更如何。
高堂待进斑衣舞,下里犹思白雪歌。
一第蹉跎那足叹,贵人传者古无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昨闻归棹越黄河,又向维扬渡口过。
三月烟花虽寂寞,六朝秋草更如何。
高堂待进斑衣舞,下里犹思白雪歌。
一第蹉跎那足叹,贵人传者古无多。
《怀梁药亭》是陈恭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风格。
陈恭尹的生平经历对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怀梁药亭》反映了其明亡后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陈恭尹在其父邦彦殉难时年仅十馀岁,经历了家族的不幸,这种悲痛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性格和诗歌的风格。
从文学角度来看,《怀梁药亭》体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学功底。陈恭尹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家”,而他本人更是被推为领袖。他的诗歌以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著称,能够通过简练的诗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哲理,这一点在其作品中尤为突出。
《怀梁药亭》还展现了陈恭尹对于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诗中通过对高梧、秋空、寺凉等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意境。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怀梁药亭》不仅是陈恭尹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岭南地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