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绿野自名庄,一壑翛然与世忘。
物外烟霞容我老,山中明月为谁长。
松风谡谡侵茶灶,萝月娟娟照笔床。
架上图书观不厌,一篇周易一炉香。
湖山题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山题壁》是明代诗人陈廷策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作品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 作者简介:
- 陈廷策,字颖夫,一字觐墀,号海阳(今潮州)。他出身于衍虞父家庭,弱冠有文名,为诸生三十馀年。明思宗崇祯五年(一六三二)督学曾化龙以学富行优拔置明经,晚年修造西湖山老君岩,建文昌祠,讲明心性之学。陈廷策的作品《湖山题壁》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作品原文与译文:《湖山题壁》的原文如下:平泉绿野自名庄,一壑翛然与世忘。物外烟霞容我老,山中明月为谁长?松风谡谡侵茶灶,萝月娟娟照笔床。架上图书观不厌,一篇周易一炉香。
诗句解析:这首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蕴。首句“平泉绿野自名庄”,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次句“一壑翛然与世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境界。第三句“物外烟霞容我老”,则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最后两句“松风谡谡侵茶灶,萝月娟娟照笔床”则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自然中得到灵感和创作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创作背景:《湖山题壁》的创作背景与陈廷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晚年修造西湖山老君岩,并在此讲明心性之学,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因此,《湖山题壁》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的诗歌,更是诗人个人情怀和哲学理念的真实写照。
主题思想:《湖山题壁》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创作过程,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艺术特点:陈廷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同时,他的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能够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湖山题壁》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心灵之作。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深刻理解,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