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夜月

一鉴寒光印碧川,石台风细水连天。
芦花荡漾迷烟艇,鹤露翻飞点白莲。
鸥梦静酣香稻岸,钓丝闲卷湿云边。
渔翁自唱沧浪曲,不管乘除伴月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钓台夜月”是一首描绘宋代隐士钓鱼场景的诗作。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诗歌原文
  • 《钓台夜月·一鉴寒光印碧川》是由明代诗人陆允馨所作,全诗如下:“一鉴寒光印碧川,石台风细水连天。芦花荡漾迷烟艇,鹤露翻飞点白莲。鸥梦静酣香稻岸,钓丝闲捲湿云边。渔翁自唱沧浪曲,不管乘除伴月眠。”
  • 在这首诗中,通过“一鉴寒光印碧川”描绘了月光映照下清澈河水的景象;“石台风细水连天”则形容了风吹过岩石时带来的细微沙沙声伴随着流水的声音;“芦花荡漾迷烟艇,鹤露翻飞点白莲”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河面上芦苇摇曳和水面上白鹭飞翔的美丽画面。
  1. 创作背景
  • “钓台夜月”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具体时间不详。根据现存资料可知,诗中的钓鱼场景是真实存在的。该地点位于前川东北5里处,即现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北滦水西岸的钓台。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优美,有磐石临河,因此成为宋代隐士曾钓鱼之所。
  1. 艺术特色
  •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意境。如“石台风细水连天”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还巧妙地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此外,“鸥梦静酣香稻岸,钓丝闲捲湿云边”等句子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1. 文化价值
  • 《钓台夜月》不仅是一首诗,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展现了中国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追求,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同时,这首诗也在文学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使诗歌更加简洁明快。

《钓台夜月》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体会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自然、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