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黎惟仁得吴明卿书问次韵

旧游吴质报音初,老大衡门物态疏。
明月频悬千里梦,十年始得一行书。
溪边拄杖寻鸥往,竹下幽亭载酒如。
除却武昌鱼雁字,飞尘应不到君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黎惟仁得吴明卿书问次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绝。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他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首句“和黎惟仁得吴明卿书问”,描绘了苏轼收到来自远方朋友的书信,心中充满喜悦之情,不禁想要回应这份深情的问候。次句“寄语西江贾使君”,则进一步展示了苏轼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希望他能够平安无事地渡过难关。

第三句“我今何事到天涯”,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进行了反思,认为自己之所以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是因为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所致。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仿佛身处异域他乡。

第四句“一官何足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的看法,他认为官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正直之心和一颗为民请命之心。而第五句“谁遣吾曹来此间”则揭示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和无奈,他不知道是谁让自己来到了这个陌生的环境,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来。

最后一句“莫笑书生太狂诞,终当共济苍生主”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和决心,他认为虽然自己现在只是一个书生,但总有一天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苏轼豁达的性格和高尚的人生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