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酬梁少仲

珠浦云沙过雨馀,水村溪郭迥幽虚。
山桃浓花湿欲尽,岸苇柔条沾未舒。
返照石林闲放鹤,乍晴江槛好观鱼。
知君不浅濠梁兴,庄叟初醒蝶梦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后酬梁少仲》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区大相,字仲子,号锡山,生于明代,是明初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 诗歌原文
    珠浦云沙过雨馀,水村溪郭迥幽虚。
    山桃浓花湿欲尽,岸苇柔条沾未舒。
    返照石林闲放鹤,乍晴江槛好观鱼。
    知君不浅濠梁兴,庄叟初醒蝶梦蘧。

  3. 诗意解析

  • 珠浦云沙过雨馀:描述了雨后珠浦云沙的景色,暗示了雨水过后的自然美景。
  • 水村溪郭迥幽虚:形容水边的村庄和溪边的小城显得格外宁静而深远。
  • 山桃浓花湿欲尽:描绘了山桃树盛开时,花朵因雨水变得有些湿润的样子。
  • 岸苇柔条沾未舒:描写岸边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摆,但尚未完全舒展开来。
  • 返照石林闲放鹤:利用光影效果,表现了夕阳下的石林中有白鹤飞翔的场景。
  • 乍晴江槛好观鱼:表达了雨过天晴后,江边栏杆上观赏鱼儿游动的乐趣。
  • 知君不浅濠梁兴:通过对话形式传达了诗人对梁少仲的深厚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 庄叟初醒蝶梦蘧:借用庄子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于世事如梦的感慨。

《雨后酬梁少仲》不仅是区大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