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浦云沙过雨馀,水村溪郭迥幽虚。
山桃浓花湿欲尽,岸苇柔条沾未舒。
返照石林闲放鹤,乍晴江槛好观鱼。
知君不浅濠梁兴,庄叟初醒蝶梦蘧。
【注释】
珠浦云沙:指珠浦的云和沙滩。过雨馀:经过雨水后。
水村溪郭:指水边的小村庄和郊外的城郭。迥幽虚:非常幽静空廓。
山桃:山间的桃花。浓花:盛开的花。湿欲尽:花枝上还挂着水珠。岸苇:岸边的芦苇。柔条:嫩绿的枝条,沾未舒:还没舒展开来。
返照:夕阳的余晖。石林:指岩石林立之处。闲放鹤:在石头林立处悠然自得地放飞白鹤。乍晴江槛(jiàn):天气转晴时,站在栏杆上观赏江中的鱼儿。好观鱼:形容观赏鱼儿之乐。
濠梁:池塘边上的沟渠,此处比喻清浅的水边。庄叟:指庄子。初醒蝶梦蘧(qú):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从梦中醒来。初醒,刚刚醒来的样子。
【赏析】
《雨后酬梁少仲》是唐代文学家李嘉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珠浦云沙过雨馀”,写珠浦的云沙经过雨水洗礼后更加美丽。珠浦,地名,在今江苏无锡境内。云沙,指细软的沙滩上覆盖着一层云雾般的沙子,显得朦胧而神秘。过雨後更显其美,可见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热爱。
次句“水村溪郭迥幽虚”,描绘了水边的村庄和城外的城郭在雨後的景色中显得格外幽静而空旷。水村,指临近河流的小村庄。溪郭,指城外的小河堤。迥虚,指距离遥远且空旷。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空旷的水乡图,为下一句的自然美景作铺垫。
第三句“山桃浓花湿欲滴”,继续描绘了雨后山上桃花的美丽景象。山桃,指山间的桃花。浓花,指盛开的花朵。湿欲滴,形容花朵上的水珠还未完全滴落,仍挂在花瓣上。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将雨后的景色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第四句“岸苇柔条沾未舒”,描绘了雨後岸边的芦苇和嫩绿的枝条尚未完全舒展开的情景。岸苇,指靠近岸边的芦苇。柔条,指嫩绿的枝条。沾未舒,指枝条上的水分还未完全散去,依然附着在枝干上。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雨後的景色,使画面更加丰富而细腻。
第五句“返照石林闲放鹤”,描绘了夕阳余晖下,一群白鹤在石头林立的地方悠然自得地飞翔的景象。返照,指夕阳的余晖。石林,指岩石林立的地方。闲放鹤,指白鹤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观画卷。
第六句“乍晴江槛好观鱼”,描绘了天气转晴时,诗人站在栏杆上观赏江中鱼儿的快乐时光。乍晴,指天气由阴转晴。江槛,指江边的栏杆。好观鱼,指观赏鱼儿之乐。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知君不浅濠梁兴”,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濠梁,指的是池塘旁边的沟渠,这里借指清澈、平静的水边环境。兴,指兴趣、爱好。诗人通过对前文的描述,向梁少仲表达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及欣赏能力,同时也表明自己对梁少仲的欣赏与尊重。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画,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与深刻理解。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即追求自然之美、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