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城西眺望

季秋风日已凄清,况是羁人骋望情。
红叶不曾殊海国,黄花只少对山亭。
京华作赋悲摇落,故里登高忆弟兄。
何用茱萸今日会,年年酒向客中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城西眺望》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以其深邃的情感、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生平:区大相,字用儒,号海目,广东高明人。他以善写诗词而闻名,尤以严谨的格律著称于明代岭南文坛。
  2. 诗歌原文:季秋风日已凄清,况是羁人骋望情。红叶不曾殊海国,黄花只少对山亭。 京华作赋悲摇落,故里登高忆弟兄。 何用茱萸今日会,年年酒向客中倾。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怀。诗中“季秋风日已凄清,况是羁人骋望情”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面对萧瑟秋风,内心充满凄凉之情。“红叶不曾殊海国,黄花只少对山亭”则通过对比来突出诗人对家乡自然景观的怀念与失落。此外,整首诗情感细腻且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情感。
  4. 创作背景:区大相的创作生涯丰富多元,他在明朝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曾历任庶吉士、赞善、中允等职,掌制诰十余年。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曾多次引避不轻谒权贵,晚年更是因病归隐。他的文学作品多有体现其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深度。因此,《九日城西眺望》不仅是其文学才华的体现,更是其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的反映。

《九日城西眺望》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