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首夏犹清和

清和满禁城,淑景转朱明。
日气笼花晚,风光拂絮轻。
御园初试蝶,仙馆尚闻莺。
庭藓侵阶上,池荷出水平。
此时闲笔札,开阁坐蓬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首夏犹清和》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区大相,名用儒,字海目,号玉峰,明广东高明人。其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后历任赞善、中允等职,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因政治因素,后调任南太仆寺丞,因病归家,卒。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清和满禁城,淑景转朱明。
    日气笼花晚,风光拂絮轻。
    御园初试蝶,仙馆尚闻莺。
    庭藓侵阶上,池荷出水平。
    此时闲笔札,开阁坐蓬瀛。
  • 翻译: 清辉洒满了整个京城,美丽的景色映照出春天的温暖。太阳的气息温柔地笼罩着花朵,春风轻轻拂过柳絮,宛如轻盈的舞姿。在御园里,蝴蝶开始翩翩起舞,而仙馆里依然传来莺歌燕舞的声音。庭院里的苔藓覆盖了台阶,池中的荷花随着微风轻轻摆动,仿佛在水面上舞蹈。此时此刻,我拿起笔随意涂鸦,打开阁楼的门坐在其中,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岛之中。
  1. 文学赏析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排律形式,结构严谨,语言优美。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手法,如“清和满禁城”、“淑景转朱明”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韵律和谐,节奏感强。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日气、花、风等自然现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此外,诗人还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诗中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早夏宜春景”,强调了夏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1. 创作背景
  • 《赋得首夏犹清和》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社会环境有关。作为一名官员,诗人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并体验夏日的美景,这可能激发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同时,诗中对夏日景色的描绘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和繁荣。然而,由于缺乏更多历史记载,确切的创作时间和个人经历仍难以考证。

区大相的《赋得首夏犹清和》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通过对该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还能进一步领略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