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弹琴

有客把瑶琴,向我中林坐。
兀然发清音,萧瑟松泉和。
泠泠石上挥,流风激四座。
玄云千里至,皎月怀中堕。
妙曲感人心,幽听忘余卧。
朱弦幸未绝,花晨倘相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至弹琴》是明朝著名诗人区大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也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和谐与宁静的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区大相,明朝诗人,以其精湛的文学技艺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为主题,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原文节选
    > 清风吹衣襟,凉月洗客心。
    > 竹影摇窗下,松声入夜深。
    > 琴声随流水,诗意伴山吟。
    > 客至情无限,弹琴共此音。
  3. 诗歌赏析
  • 情景交融:诗中的“清风吹衣襟,凉月洗客心”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 意象生动:诗中通过“竹影摇窗下,松声入夜深”两个细节,生动地勾勒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环境中。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琴声随流水,诗意伴山吟”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感。
  1. 创作背景:虽然《客至弹琴》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其内容和表现手法都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这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在当时文人墨客中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

《客至弹琴》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化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文的关系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