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滩作

结发事远游,所愿栖名岳。
遇有会心处,便欲终焉托。
挂帆严子濑,鸣舷富春郭。
夙怀高尚踪,始果还山诺。
潭影湛虚明,林光递回薄。
落蕊送归潮,惊湍赴遥壑。
道在想冥鸿,志修岂屈蠖。
濯缨暮流清,巢云归鸟乐。
考槃在南涧,还耕趁东作。
灭迹期天民,遗荣谢人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里滩作》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区大相,字用儒,号海目,生于明广东高明。他工于诗文,擅长创作,尤其擅长格律诗,其作品深受明代岭南文学的影响。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获佳绩,曾担任过赞善、中允等职务,并在翰林院任职长达十五年。他的文学作品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人有旧交。
  2. 诗歌原文:《七里滩作》是区大相创作的一首诗,内容如下:
    > 结发事远游,所愿栖名岳。
    > 遇有会心处,便欲终焉托。
    > 挂帆严子濑,鸣舷富春郭。
    > 夙怀高尚踪,始果还山诺。
    > 潭影湛虚明,林光递回薄。
    > 落蕊送归潮,惊湍赴遥壑。
    > 道在想冥鸿,志修岂屈蠖。
    > 濯缨暮流清,巢云归鸟乐。
    > 考槃在南涧,还耕趁东作。
    > 灭迹期天民,遗荣谢人爵。
  3. 主题思想:《七里滩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结发事远游,所愿栖名岳”两句体现了诗人早年离家远游,渴望归隐名山的愿望。“道在想冥鸿,志修岂屈蠖”则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志向,不随波逐流的决心。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4. 文学价值:在明代文学中,区大相的作品以严谨的格律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七里滩作》作为区大相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研究明代文学不可多得的资料。
  5. 艺术特色:《七里滩作》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首先,诗人在运用传统诗歌技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次,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6. 社会影响:《七里滩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它不仅被当时的文人墨客所欣赏,也被后世学者所研究和传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研究古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七里滩作》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区大相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