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钓台作

黄鹄游太清,燕雀守丘樊。
伟哉严子陵,不屈万乘尊。
为士固有志,何心恋华轩。
还钓坐磐石,返耕入松门。
洗耳颍川水,抗迹首阳原。
身隐名愈高,人去台空存。
茂林息归鸟,峭壁奔断猿。
石激水流响,山晚林木芬。
垂竿千丈碧,使我清心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钓台作》是宋朝诗人范端臣的作品,并非明朝区大相、明朝黄淳耀或明朝王遂所作,而是宋代范仲淹的名篇。范仲淹的这首《登钓台作》不仅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以其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著称于世。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骚客,其诗词作品深受后人推崇。
  1. 诗歌原文
  • 眼宽知世窄:形容视野宽广的人能看清世间的狭隘与复杂。
  • 皇极便神伤:表达因国家大事而感到悲伤。
  • 惨澹诸峰立:描绘了山峰的苍茫景象。
  • 萦纡一水长:描述水流迂回曲折,悠长流淌的情景。
  • 振衣怀古罢:意指整理衣物后感慨历史。
  • 新句入斜阳:意味着新的诗句融入了夕阳的余晖之中。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范仲淹通过《登钓台作》,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宏大视野。
  • 语言简洁:范仲淹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如“眼宽知世窄”,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情感真挚:范仲淹的诗歌充满情感,无论是对国家的忧虑还是个人的感慨,都表达得真挚而动人。
  1. 写作背景
  • 范仲淹的这一作品是在他担任地方官员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注以及对自身责任的认识。

《登钓台作》不仅因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更因为范仲淹本人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抱负而被传颂。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