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兼山先生

家世渊源汉太常,乡闾德望鲁灵光。
苍颜白发今何处,老竹枯芸尚满堂。
物外懒窝闲晚境,濠东小圃瘁秋香。
深衣社里前修远,士类相逢重感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方兼山先生》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陶安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陶安,字主敬,明朝太平府当涂人,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在朱元璋夺取政权后,陶安出迎并参与幕府工作,历任左司员外郎、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等职,卒于任上。他的作品数量多达862篇,其中《陶学士集》收录了他的许多重要作品。

  2. 诗歌原文:家世渊源汉太常,乡闾德望鲁灵光。苍颜白发今何处,老竹枯芸尚满堂。物外懒窝闲晚境,濠东小圃瘁秋香。深衣社里前修远,士类相逢重感伤。

  3. 诗歌解析: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已故友人兼山先生的挽歌。通过对“家世渊源汉太常”和“乡闾德望鲁灵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兼山先生家族渊源的尊崇以及对其在地方上的声望的认可。同时,“苍颜白发今何处”透露出对兼山先生年岁已高但仍然健在的遗憾,而“老竹枯芸尚满堂”则描绘了兼山先生家中依然繁盛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其深厚感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兼山先生生命的不舍与哀叹。

  4. 诗歌鉴赏:作为明代的诗人,陶安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而《挽方兼山先生》则是一首典型的悼亡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好友兼山先生的深切怀念及对其一生成就的赞美。此外,陶安在诗歌中多次引用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如“物外懒窝闲晚境”,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韵味和深度。

  5. 诗歌影响:陶安的《挽方兼山先生》不仅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受到赞誉,还被后人视为纪念友情与忠贞不渝精神的重要文献。其诗作中流露出的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对逝者的无尽缅怀,至今仍能给读者带来感动与思考。

《挽方兼山先生》不仅是陶安作品中的一篇佳作,更是研究元末明初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文本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