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秋声

忽然金气撼山林,响应天机捷似砧。
随处西风能触物,当空明月独知音。
乍凉不寐偏盈耳,静夜长鸣杂鼓琴。
应是蓐收嫌寂寞,做成商调答清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秋声》是宋末元初诗人尹廷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文学的殿堂中,诗歌作为最为直接且富有表现力的文学形式之一,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和推崇。《次韵秋声》作为其中的佳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末期到元朝初期的社会文化风貌。下面将围绕这首诗作展开介绍:

  1. 作者简介:《次韵秋声》的作者尹廷高,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生于宋元之间,原籍处州遂昌,字仲明,号六峰。他的一生颇为坎坷,曾因乱世而流离失所,后归乡隐居,直至晚年才重新踏入仕途。尹廷高的诗歌多表达了他对时代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受后人喜爱。

  2. 诗歌原文:《次韵秋声》全诗如下:

  • 忽然金气撼山林,响应天机捷似砧。
  • 随处西风能触物,当空明月独知音。
  • 乍凉不寐偏盈耳,静夜长鸣杂鼓琴。
  • 应是蓐收嫌寂寞,做成商调答清吟。
  1. 诗歌赏析:《次韵秋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艺术魅力。诗中的“忽然金气撼山林”,形象地描绘了秋天金黄的叶子和凉爽的气息给山林带来的震撼感;“随处西风能触物”则传达出秋天西风的无处不在和其对万物的深刻影响。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丰富色彩和生机勃勃。最后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即秋天的寂静带给人的不仅是孤独和寂寞,也有宁静和思考的空间。

尹廷高的《次韵秋声》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一场心灵的对话。通过细致的描摹与深情的表达,这首诗歌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对于爱好文学的朋友而言,了解和欣赏《次韵秋声》,不仅能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