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金气撼山林,响应天机捷似砧。
随处西风能触物,当空明月独知音。
乍凉不寐偏盈耳,静夜长鸣杂鼓琴。
应是蓐收嫌寂寞,做成商调答清吟。
次韵秋声
忽然金气撼山林,响应天机捷似砧。
随处西风能触物,当空明月独知音。
乍凉不寐偏盈耳,静夜长鸣杂鼓琴。
应是蓐收嫌寂寞,做成商调答清吟。
注释:
- 忽然金气撼山林:突然之间金气震动山林。
- 响应天机捷似砧:天地间万物都在响应着自然的规律,像敲击砧石那样迅速而有力。
- 随处西风能触物:无论走到哪里,西风吹拂都能触动一切事物。
- 当空明月独知音:当空明亮的月亮,它独自知晓人们的心意。
- 乍凉不寐偏盈耳:突然感到凉爽,以至于无法入睡,耳朵里充满了声音。
- 静夜长鸣杂鼓琴:在宁静的夜晚,蟋蟀的叫声与其他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应是蓐收嫌寂寞:这可能是由蓐收(一种神话中掌管秋天的神灵)感到寂寞而发出的。
- 做成商调答清吟:用商调回应清吟的歌声。商调与清吟在这里指的是诗歌的调性和内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秋日自然景象的独特魅力。诗人以金气撼山林、西风动物、明月知音等形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秋风、月夜等元素的细腻描绘,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秋日世界。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商调与清吟的对比,既展示了诗歌的音乐性,又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诗更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