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境多供给,官军屡往还。
金钱轻似土,刍粟委如山。
随处无生意,忧人损壮颜。
月明依旧好,城下照溪湾。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其四

明陶安诗作,展现官军与民生之苦乐

在明代的诗歌艺术宝库中,诗人陶安的作品《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四》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脱颖而出。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还深刻揭示了民生问题和军事征伐带来的矛盾与困扰。

首句“郡境多供给”描述了官府对地方资源的大量需求。在古代,政府机构庞大且频繁,对物资的需求极大。这不仅反映了官员阶层的权力集中和对资源的需求,也暗示了战争和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压力。

“金钱轻似土”与“刍粟委如山”,则是从物质层面进一步展开。这里的“金钱”与“刍粟”(谷物)象征着战争的经济成本,而将其比作“土”与“山”,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物资的沉重和巨大。这不仅体现了物资在战时的重要性,也反映了战时物价的高昂和人民生活的艰难。

“随处无生意”与“忧人损壮颜”两句,深入描绘了战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战乱使得人们无法安心从事生产活动,国家财政的枯竭也导致百姓生活更加困苦。这种描述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最后两句“月明依旧好,城下照溪湾”,则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反衬出战争带来的破坏。虽然自然环境美好,但战争的影响却使得这种美好变得模糊不清。这既是对战争破坏力的直接控诉,也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陶安的《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四》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生活困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感受到诗人对于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