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 敬次上所赋

驻马坡前观虎踞。金陵都会兴龙处。共沐普天恩似雨。芳草渡。江边营垒人家住。
御柳映街笼翠雾。锦衣银甲青骢驭。文武百官班簉鹭。呼好侣。军门献纳勤来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家傲·敬次上所赋》是明代诗人陶安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忠诚、热爱和对民生的关心。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驻马坡前观虎踞,金陵都会兴龙处。共沐普天恩似雨。芳草渡,江边营垒人家住。御柳映街笼翠雾。锦衣银甲青骢驭。文武百官班簉鹭。呼好侣,军门献纳勤来去。

  2. 诗词赏析

  • 陶安通过描绘金陵(现在的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繁华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赞美。
  • 在诗中,他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此诗体现了陶安对国家忠诚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民生的关注。
  1. 创作背景
  • 此诗作于明朝时期,陶安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手下任职,为左司员外郎。
  • 陶安的作品多反映其政治观点及对社会现状的看法,而《渔家傲·敬次上所赋》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1. 艺术手法
  • 陶安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例如,“驻马坡前观虎踞”中的“虎踞”,不仅形容了金陵地势的险要,也象征着国家的稳固与强盛。
  • “文武百官班簉鹭”中的“鹭”喻指官员们,暗示这些官员都是朝廷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幸福。
  1. 文化意义
  • 《渔家傲·敬次上所赋》不仅是陶安的政治宣言,也是他个人品格和思想的真实写照。
  •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陶安作为明朝的一位重要诗人,通过此诗展示了他对国家的深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对于研究明朝的文化和历史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了解这首《渔家傲·敬次上所赋》对于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