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坡前观虎踞。金陵都会兴龙处。共沐普天恩似雨。芳草渡。江边营垒人家住。
御柳映街笼翠雾。锦衣银甲青骢驭。文武百官班簉鹭。呼好侣。军门献纳勤来去。
【译文】
驻马坡前观虎踞,金陵都会兴龙处。共沐普天恩似雨。芳草渡。江边营垒人家住。
御柳映街笼翠雾,锦衣银甲青骢驭。文武百官班鹭立。呼好侣。军门献纳勤来去。
【注释】
①驻马坡:在今南京市南郊的钟山之阴。《太平寰宇记》卷一○六引《吴录》云:“吴主孙皓所筑此台,一名驻马坡。”《舆地志》:“在上元县西南二里。”
②金陵:即南京,古称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③兴龙:兴盛如龙。
④芳草渡:《舆地志》卷五八《豫章郡下》注云:“江夏县有芳草渡。”
⑤营垒:军营,指驻扎军队的地方。
⑩御柳:指皇宫里的杨柳树。
⑦锦衣银甲:指朝廷中的文武官员,穿着锦绣的官服,佩戴着银质的铠甲。
青骢:青黑色的骏马。
⑧鹭:白鹭,一种水鸟。
⑨军门:指城门。献纳:贡献意见。勤来去:勤于职守,来来往往。
【赏析】
《渔家傲·敬次上所赋》是宋代文学家苏颂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景,以及他对朝政清明、百官奉职尽职的赞美之情。
首联“驻马坡前观虎踞,金陵都会兴龙处”描写了作者站在驻马坡前,俯瞰着金陵都城,感叹这里的繁荣昌盛,如同龙一样腾飞崛起。这里“虎踞”是指南京城地势险要,如同猛虎盘踞一般,形象地描绘了南京的地形特点。
颔联“共沐普天恩似雨,芳草渡。江边营垒人家住”进一步描绘了南京城的繁华景象。作者提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沐浴着皇帝的恩泽,如同被雨水滋润一般。同时,他还描述了金陵江边军营的景象,展现了当时军队的威武雄壮。
颈联“御柳映街笼翠雾,锦衣银甲青骢驭”描绘了南京城内的美景。御柳摇曳生姿,如同给街道披上了一层翠绿的雾纱。同时,作者还提到了身穿锦衣银甲、骑着青骢马的文武百官,他们为国家鞠躬尽瘁,勤勉尽职。
尾联“文武百官班鹭立,呼好侣。军门献纳勤来去”则进一步强调了文武百官为国家服务的崇高品质。他们像白鹭一样站立整齐,为国家服务;同时,他们在军门前进献意见,为国家决策出谋划策。
《渔家傲·敬次上所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美好愿景,以及他对朝政清明、百官奉职尽职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