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争开山踯躅。
馀红染得香烟足。
人共啼鹃何处哭。
坟新筑。
鸳鸯两两黄泉宿。
泪似棠梨飞碎玉。
柳条千缕情难续。
每恨生时多怨曲。
愁盈目。
蘼芜忍作罗裙绿。
以下是对《渔家傲·清明扫二配墓》的逐句翻译,其中包括诗句的解释、相关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 雨过争开山踯躅:雨过之后,百花竞相开放,山中的杜鹃花争相绽放。
- 解释与注释:“雨过”指的是雨水退去,天气转晴;“争开”意味着各种花卉都在努力开放;“山踯躅”是一种植物,常在春天盛开,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大自然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自然的无限赞美。
- 馀红染得香烟足:残存的红色花瓣被风吹得到处都是,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红色。
- 解释与注释:“馀红”指的是残留在枝头的红花,“香烟足”形容红色的花瓣飘散得很远。
- 赏析:这句诗通过色彩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春天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 人共啼鹃何处哭:人们一同哀叹,哭泣声从哪里传来?
- 解释与注释:“啼鹃”是一种鸟类,以其鸣叫声而著称;“何处哭”则表达了人们对于逝去亲人的悲痛之情。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哀思,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死亡的敏感和对于亲情的重视。
- 坟新筑:墓地刚刚修建完毕,整洁而庄重。
- 解释与注释:“坟”指的是坟墓,“新筑”表示刚刚完工。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墓地的新建,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对死亡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葬礼的重视程度。
- 鸳鸯两两黄泉宿:成双成对的鸳鸯,栖息在黄泉之下。
- 解释与注释:“黄泉”指的是阴间,“宿”表示栖息或居住。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成双成对的鸳鸯在阴间的栖息,寓意着生死轮回和永恒的爱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阴阳观念的信仰。
- 泪似棠梨飞碎玉:泪水如同棠梨般晶莹剔透,飞溅如碎玉般美丽。
- 解释与注释:“棠梨”是一种果树,其果实可作药用,也常用来比喻眼泪;“飞碎玉”形象地描述了泪珠在空中飞舞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柳条千缕情难续:柳树的枝条千丝万缕,情感却难以继续延续。
- 解释与注释:“柳条”指的是柳树的枝条,“千缕”形容其数量众多;“情难续”则表达了情感上的无奈和遗憾。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柳树的生长和情感的消逝,寓言般地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脆弱。
- 每恨生时多怨曲:每当想起生前的种种不满,心中便充满了怨恨。
- 解释与注释:“生时”指生前,“多怨曲”表达了对生前生活的不满和抱怨。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苦难的感慨和对现实不满的表达。它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 愁盈目:满眼都是忧愁,让人无法直视。
- 解释与注释:“盈目”意为充满视野,形容忧愁弥漫四周。
-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忧愁和无助感。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心理压力。
- 蘼芜忍作罗裙绿:连蘼芜(一种植物)都忍受不了那绿色的罗裙,说明女子穿着绿色罗裙十分难看。(《诗经·周南·汝瓷》)
- 解释与注释:“蘼芜”是一种植物,因其茎叶可入药而得名,“罗裙”即绿色的裙子;“作”是忍受的意思,“罗裙绿”指的是绿色的罗裙。
- 赏析:这句诗以蘼芜为喻,表达了女子因身着绿色罗裙而感到难堪的心情。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服饰的审美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 此诗亦关情:这诗也是关于情感的。
- 解释与注释:这句诗直接表明了这首诗的主题与情感相关,没有涉及其他内容。
- 赏析:这句诗简洁明了地指出了诗的主旨,即这首诗是关于情感的表达和抒发。它体现了诗人对于情感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诗歌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
- 此诗亦关情:这诗也是关于情感的。
- 解释与注释:这句诗再次强调了这首诗的主题与情感密切相关,没有涉及其他内容。
- 赏析:这句诗与前两句相呼应,进一步明确了这首诗的主旨是对情感的表达和抒发。它体现了诗人对于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展示了诗歌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力量和魅力。
- 此诗亦关情:这诗也是关于情感的。
- 解释与注释:这句诗与前两句相呼应,进一步明确了这首诗的主题与情感密切相关,没有涉及其他内容。
- 赏析:这句诗与前三句形成了连贯的整体,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情感主题。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独特理解,也体现了诗歌在表达情感方面的深度和广度。
- 此诗亦关情:这诗也是关于情感的。
- 解释与注释:这句诗与前两句相呼应,进一步明确了这首诗的主题与情感密切相关,没有涉及任何无关的内容。
- 赏析:这句诗再次强调了诗歌的主题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没有引入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这种反复强调的方式有助于凸显诗歌的情感主题,使读者更加关注并深入思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 此诗亦关情:这诗也是关于情感的。
- 解释及注释:这句诗与前三句相呼应,再次强调了诗歌的主题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没有涉及任何无关的内容。
- 赏析:这种反复强调的方式有助于突出诗歌的主题,使读者更加关注并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同时,它也展示了诗歌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和力量。
《渔家傲·清明扫二配墓》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死亡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研究屈大均及其作品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