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外,染得一天螺黛。
欲雨山腰先作带。
瀑泉添几派。
春色氤氲长在。
一片霎成云海。
点点芙蓉看渐大。
欲从天际采。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谒金门·望庐山》的原文。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和相应的译文:

  1. 烟水外,染得一天螺黛。
  • 注释:在远处的水天交接处,云雾如同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青色,像是用来装饰天空的螺壳。
  • 译文:远方的水天交融之处,仿佛被淡淡的青绿色彩所覆盖。
  1. 欲雨山腰先作带。
  • 注释:即将下雨时,山腰处已经出现了细密的水流,像是一条细细的带子。
  • 译文:即将下雨的时候,山腰间已经有了细如丝线的水流出现,像是为山峦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1. 瀑泉添几派。
  • 注释:瀑布旁的溪流增加了几个分支。
  • 译文:瀑布旁的溪流因为雨水的到来而变得更加丰富,形成了多个分支。
  1. 春色氤氲长在。
  • 注释: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四周,久久不散。
  • 译文:春天的气息如同烟雾一般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觉时间似乎变得绵长。
  1. 一片霎成云海。
  • 注释:一瞬间间,整个天空变成了一片云海。
  • 译文:瞬间之间,天空中的云彩汇聚成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奇妙变化。
  1. 点点芙蓉看渐大。
  • 注释:荷花的花朵逐渐变大,犹如点点星辰。
  • 译文:随着时间的流逝,荷花的花朵渐渐变得硕大无比,宛如天上点点繁星点缀着水面。
  1. 欲从天际采。
  • 注释:想要从那遥远的天际采摘。
  • 译文:心中有着一种渴望,想要从那遥远的地方摘下一片属于春天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庐山的壮阔景色,从山脚到山顶,从近水边到远空际,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使用“烟水”、“螺黛”、“瀑泉”、“云海”等意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显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