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连阴书事

湿云宿树暗楼前。潮上绿苔砖。烟雨满江天。似画出、王维辋川。
蔓墙虫篆,草池蛙鼓,飞溜聒高眠。海阔晚风颠。最稳是、溪翁钓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安的《太常引·连阴书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词作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词的背景、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陶安简介:陶安,字君采,号拙庵,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其一生经历了明朝初期的动荡岁月,政治上虽有争议,但其文学作品却以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写于明朝初年,当时社会动乱尚未平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1. 文本原文与鉴赏
  • 原文节选:湿云宿树暗楼前,潮上绿苔砖。烟雨满江天,似画出、王维辋川。蔓墙虫篆,草池蛙鼓,飞溜聒高眠。海阔晚风颠。最稳是、溪翁钓船。
  • 译文赏析:此诗以“连阴”为题,描述了连绵的阴雨天气下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潮湿的树木、绿苔覆盖的青砖、弥漫的烟雾和湿润的天空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王维《画·辋川图》中的画面作为对照,展现了一幅幅如画的自然美景。
  1. 艺术特色分析
  • 意境营造:陶安擅长用简洁的语言构建出深远的意境。在《太常引·连阴书事》中,诗人通过对连阴天气的细腻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水墨画之中。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大量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蔓墙虫篆”、“草池蛙鼓”,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珍视。
  1. 历史背景
  • 明朝初期:陶安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朝初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陶安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和平的向往。
  • 文化环境:明朝初期的文化氛围较为开放,文人墨客的作品更加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陶安的诗词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怀。

陶安的《太常引·连阴书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词,更是一部充满哲思与情感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