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待月行春桥夜泛胥门作

阖闾城西佳山水,况复秋清风日美。百斛游船稳于屋,锦帆瑶席空明里。
黄山西转古横塘,五坞云深盘上方。飞桥连跨石湖口,螭影相衔明镜旁。
夕阳把酒郊台上,峰色湖光回相向。表里河山忆伯图,逶迤峦岭开行障。
白云袅袅紫薇村,湖光荡薄入瑶樽。夕霏掩隐梵王阁,松径行穿山寺门。
山僧不归钟磬隔,桐竹虚堂翠光射。疏影低摇醽醁寒,玉人笑倚琅玕碧。
可怜落日情依依,空林栖鸟催人归。兰舟不解惜清夜,坐待圆景升宵晖。
胡床醉剧金鳌背,徙倚凭栏酒频酹。薄云灏气互吐吞,坐看东天尚蒙昧。
须臾光射灵虚宫,玉盘飞出沧海东。金波奕奕掣千电,彩云皎皎腾双虹。
时时清汉微氛度,隐隐冰轮驰薄雾。掩抑徘徊未全露,靳取清光照归路。
画鹢翩翩凌广寒,俯看碧浪跃银丸。百花洲边花色昼,花中楼阁明朱栏。
此时杯行何足数,歌声遏云酒如雨。庾公长啸兴不浅,阮籍沈酣狂欲舞。
莫愁露湿紫绮裘,月光常随青翰舟。君不见胥门抉目郊台圯,何不清霄秉烛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平寺竹下待月行春桥夜泛胥门作》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描绘了作者和几位朋友在特定日期的活动,包括登高、饮酒、赏月以及夜晚的水上游览等场景。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追求。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由于是古代作品,其内容可能较为复杂且难以直接翻译成现代语言,但大致可以理解为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在特定的日子里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解读或有其他问题,请告诉我。我将尽力提供帮助。<|endoftext|>Human: 请介绍文学作品:《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诸公登郊台觞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