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岩道中和郭司谏

朝踏西坡暮复东,浮踪无定与云同。
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
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
宦情肯厌居留久,鴂舌年来语渐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石岩道中和郭司谏》是明朝诗人区元晋的诗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旅途的哲思。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区元晋是一位明代的诗人,他的创作生涯充满了丰富的经历和深刻的情感。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2. 诗歌原文:《朝踏西坡暮复东,浮踪无定与云同。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
    宦情肯厌居。》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首句“朝踏西坡暮复东”,描绘了诗人行程中的艰难与不易。第二句“浮踪无定与云同”则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第三句“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晨昏交替、云雾变幻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从容。

  4. 写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资料较为匮乏,但根据诗中的意境和用词,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行之后所作。这样的经历可能让他更加体会到人生的起伏和变迁,以及自然界的壮丽和神秘。

  5. 主题思想:诗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是对生命旅程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石岩道中和郭司谏》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美感的艺术品。它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古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也是对人生道路的一次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