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结驷共云霞,曾是桃源旧隐家。
九月可人过十月,菊花流滟到梅花。
纵情岁日吾烟艇,得意文章子国华。
何许长安红十里,相将蓑笠送秋沙。
对菊和周茂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菊和周茂才》——明区元晋的秋日诗意
在明朝的文坛上,区元晋以七言律诗创作闻名。他的《对菊和周茂才》是一首展现秋天美景、抒发诗人情怀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致,也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会时的愉悦心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对菊和周茂才》的开头部分“客来结驷共云霞”便描绘了一个热闹的聚会场景,宾客们如同锦绣云霞一般汇聚一堂。接着诗人通过“曾是桃源旧隐家”一句,暗示了自己曾有隐居山林的经历,这为后文增添了一层深意。随后,“九月可人过十月,菊花流滟到梅花”两句,则细致地描绘了秋季景色,菊花盛开到梅花绽放的过程,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
诗中“纵情岁日吾烟艇,得意文章子国华”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时光中的畅快淋漓,以及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感。最后“何许长安红十里,相将蓑笠送秋沙”以疑问形式结束全诗,引发了读者对长安(今西安)秋天景象的遐想。
《对菊和周茂才》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和对生活态度的抒发。通过对诗作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诗人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哲思,以及他如何利用诗歌来反映时代的风貌和文化的精神。
阅读区元晋的《对菊和周茂才》,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感受着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那份宁静与雅致。这首诗不仅是明代诗歌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