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郑过斋寄怀

千峰慵出阁蓝舆,小洞阴深闭竹居。
正尔海门驰思远,朅来诗律得怀舒。
眠听啼鸟欹高枕,行数飞花点翠渠。
老去流光还念不,数函云壑有丹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答郑过斋寄怀》是明朝区元晋的作品,属于古代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作者信息:区元晋,明代诗人。
  • 创作时期:《和答郑过斋寄怀》的成书时间难以确切得知,但据诗的内容推测,其创作应与作者的官场生涯有关,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山水无阴客息舆,垂杨溪下得深居。了空纷虑境长静,祇有相思怀未舒。茅屋依山青入榻,柴门流水绿交渠。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山水无阴”、“垂杨溪下”等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
  • 情感表达: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和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诗句简洁明快,用词精炼,体现了明代诗词的特色。
  • 意象运用:通过对山水、茅屋、柴门等意象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和答郑过斋寄怀》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的古诗,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哲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