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慵出阁蓝舆,小洞阴深闭竹居。
正尔海门驰思远,朅来诗律得怀舒。
眠听啼鸟欹高枕,行数飞花点翠渠。
老去流光还念不,数函云壑有丹书。
【注释】
①千峰:指山高耸入云,如千座山峰。②“慵出”句:意谓懒得走出深山的居室。③海门:即海上门户,泛指海滨地区。④朅来:忽然来到。⑤流光:流逝的时光。⑥“数函云壑有丹书”句:云壑,云中的山壑;丹书,用丹砂书写的书。⑦丹书: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药。这里以丹书代指神仙之书。⑧老去:年老,此处指自己年岁已高。⑨“数函”句:数函,多封书信;云壑,云雾环绕的山间壑谷,此指隐居之所。
【赏析】
《和答郑过斋寄怀》是诗人晚年之作,作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秋九月至十一月之间。当时,诗人在家乡带湖寓居,与友人郑过斋通信往来甚密,郑曾写过一首寄怀诗给郑过斋,诗人应约作此诗以答。
开头四句写自己闲居的生活。首句说,我懒得走出这深幽的山林住所,懒得去观赏那蓝得发黑的车子。次句说,我在这幽静的小洞中居住,四周被竹子环绕着。三、四句写自己悠然自适的心情。说,正像我驾着车驰向远方的海滨一样,突然来到了我的诗的天地里,感到心情舒畅极了。这三句是第一层意思。
五、六两句转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前一句说,我在小洞里躺着,听鸟儿啼叫,歪着头枕着高高的枕头。后一句说,我在路上走着,看着飞花落在翠绿的渠边。这两句是第二层意思。从“眠”、“欹”可以看出诗人心境悠闲自在;从“行”、“点”可以看出他欣赏自然景物的兴致很高。
最后二句写自己的情怀。前一句说,年老了不思念那些逝去的光阴;后一句说,有几封书信藏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壑谷中,里面有我写的仙药一样的书信。这一联是第三层意思。
这是一首写闲适生活的七绝。全诗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写诗人闲居生活的具体细节,来表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恬淡宁静的心态。语言平易自然,读来清新流畅。